麥嘉華筆記:股市恐見頂 勿揸重貨
2012年04月23日
曾有一些讀者向我訴苦,慨嘆一眾小散戶無論有多麼努力,他們的投資策略也很難像大戶般那麼成功。我完全不認同
這種想法,小投資者們不應妄自菲薄。根據我早前推介的奧沙尼斯著作《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 What Works on Wall
Street),散戶其實同樣可以取得滿意的投資成果,不一定會輸蝕給所謂的大戶。高盛的資料顯示,截至 2月 10日為止,一般對冲基金今年平均錄得
3%回報率,同期美股標準普爾 500指數和大價股互惠基金都有 7%回報。在這些對冲基金中,五成基金的回報率介乎-2%與
2%之間,只有一成基金能夠跑贏標普指數,回報率達到 7%以上。
細價股回報 勝中大價股
奧沙尼斯認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管理策略未必一定行得通。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在所有主動而活躍的投資管理組合中,僅兩成此類型組合的回報率勝過標普指數,理由何在?原因是大多數此類風格的基金經理很多時都是憑直覺做事。
與其主觀地作出投資決定並不太過可靠,奧沙尼斯建議大家不妨客觀一點地分析投資形勢,像保險公司訂定保費一樣,依靠統計數據和精算模型去衡量股票的價值。他透過參透各大小股票的市值、市盈率、市賬率等,去評估美國股票的優劣。
依 據往績,究竟哪類型股票會領先?路遙知馬力,細價股長線會跑贏中價股與大價股。在 1951至 1994年這 43年裏,市值少於 2500萬美元(約 1.95億港元)的「細價股」成為真正的贏家。若果一位股民於 1951年投資 1萬美元吸納細價股,並且每年重新調整組合,這筆投資到 1994年底會增值至平均 2900萬美元。期間表現最差的又是哪類型股票?答案是市值介乎 5億至 10億美元之間的「中價股」,它們不但跑輸給細價股,平均回報率亦不及大價股。對投資者的啟示是:只有細價股才能為投資者帶來非常高的回報。
大型金融機構一般只會或「只可以」青睞大價股或重磅股,因此它們的投資策略是着眼於低市現率、低市賬率和高股息率的股票。相對於大戶,有時候散戶和小型金融機構的策略可以更靈活,在細價股中尋寶,惟對策也有點不同,就是針對低市營率的中小型股票。
與其主觀地作出投資決定並不太過可靠,奧沙尼斯建議大家不妨客觀一點地分析投資形勢,像保險公司訂定保費一樣,依靠統計數據和精算模型去衡量股票的價值。他透過參透各大小股票的市值、市盈率、市賬率等,去評估美國股票的優劣。
依 據往績,究竟哪類型股票會領先?路遙知馬力,細價股長線會跑贏中價股與大價股。在 1951至 1994年這 43年裏,市值少於 2500萬美元(約 1.95億港元)的「細價股」成為真正的贏家。若果一位股民於 1951年投資 1萬美元吸納細價股,並且每年重新調整組合,這筆投資到 1994年底會增值至平均 2900萬美元。期間表現最差的又是哪類型股票?答案是市值介乎 5億至 10億美元之間的「中價股」,它們不但跑輸給細價股,平均回報率亦不及大價股。對投資者的啟示是:只有細價股才能為投資者帶來非常高的回報。
大型金融機構一般只會或「只可以」青睞大價股或重磅股,因此它們的投資策略是着眼於低市現率、低市賬率和高股息率的股票。相對於大戶,有時候散戶和小型金融機構的策略可以更靈活,在細價股中尋寶,惟對策也有點不同,就是針對低市營率的中小型股票。
散戶不要只顧跟紅頂白
參考過往的成績表,在截至 1994年的 43年裏,包括大價股和細價股在內的低市營率股票的回報率,較低市營率的大價股高出超過一倍。
我要說出一點,有紀律兼有耐性的小投資者,其實是有機會在股市中贏錢。不過,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只顧跟紅頂白,不加思索地追捧一些突然殺出來的「明星股」,須學懂忍手,盡量避免在不適當的時候買入不應該買的股票。
近期股市氣氛不是太好,大家早前見到的高位恐怕就是今年的高峯,所以不宜手持「重貨」!
麥嘉華
末日博士
本欄隔周一刊出
我要說出一點,有紀律兼有耐性的小投資者,其實是有機會在股市中贏錢。不過,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只顧跟紅頂白,不加思索地追捧一些突然殺出來的「明星股」,須學懂忍手,盡量避免在不適當的時候買入不應該買的股票。
近期股市氣氛不是太好,大家早前見到的高位恐怕就是今年的高峯,所以不宜手持「重貨」!
麥嘉華
末日博士
本欄隔周一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