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美股的18年大運
1996年12月,格林斯潘指美國股市出現「非理性亢奮」;當時他提出的理由之一,就是美股的總市值,從來都未試過超越GDP的100%。由 1996年10月,美股的總市值首次升超過美國GDP的100%,至2000年3月膨脹至174.42%。之後兩年,雖然美股插水式回落;2002年第三 季美股見底,整個美股的市值仍然有GDP的92.45%;四年間,美股在07年中,市值又回升至GDP的140%。08年海嘯,插得最厲害,美股市值只剩 下GDP的七成。五年來,三輪QE加一次OT,美股市場再次反覆膨脹;至今年第三季,美股市值是GDP的150%,早已超越2007年的水平,但仍未到 2000年3月的歷史高位。
由1996年至今18年,美股經歷了一次前所未見的黃金周期;也就是這18年,明顯見到富者越富。中產和低下 階層的生活水平,客觀上去看,其實不比以前差;但社會上的變數更多,主觀上令更多人對未來感到不安。Winner takes all是資本主義的特點。資本主義的贏家,一定要透過規模效益,加上資本市場的槓桿效應,放大財富。其實任何競爭的規則,道理都是一樣;政治競賽的贏家, 何嘗不是以權力來不斷鞏固和增加自己的權力?
美股市值如此長期高出歷史的平均值,究竟是一個新常態?或只是一個超大周期中的亢奮狀況?
自 從1973年美國棄守黃金兌換保證,美股便進入了不斷膨脹的「新常態」;由1973至1990年代,這十幾年是美國經濟再轉型的階段。1990年代至今, 仍然是新經濟的實驗階段;不,應該說,市場是不斷的實驗、實驗、再實驗。從正面看,美國股市資本的長期氾濫,鼓勵了這樣實驗性的經濟,也造就了許多億萬富 豪新貴。阿里巴巴上市當日,見到了一篇文章寫道,十五年前馬雲到美國只是要200萬,今次是要200億。十五年間,阿里巴巴或許真的增長了一萬倍;據說好 多阿里巴巴的員工,也得到了過百萬的分紅。
1973年是經濟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我也相信新常態不會改變,除非是國際貨幣秩序有所改變;stock for the long run,沒有錯的。
利世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