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何時減磅有路可捉
我有位朋友最近談到沽貨的紀律,當中提到沽貨的理由,包括承認在投資上犯錯、基本因素轉壞、重新調整投資組合,以及所投資金融產品的價位遠超過其應有的價值。對不少投資者來說,要承認自己在投資上押錯注,並且要果斷地止蝕,的確需要很大的決心和遵守投資紀律。不過,正如費桑德(William Feather)所言,如果我們自己不遵守紀律,市場終會迫使你去做。
還 有一個沽貨理由,是我那位朋友未有提到的,那就是當市場傳出極其利好的消息時,股票、外匯、商品及房地產等資產卻未有作出應有的正面回應,這便意味市場已 把有關的利好消息消化得七七八八,而相關股票及其他資產的吸引力亦大打折扣。
美股長線回報不樂觀
如果我們認為某個市場有很多價廉物美的好貨,我們同時亦要接受現實:沒有一個市場可以無止境地只升不跌。正如1990年代初,高科技股顯然是很超值,可是 到了1990年代末期便變得很昂貴。一位基金經理告訴我,倘若你覺得某些股票買得過,從另一角度看,該股票亦會有「值得」出貨或者沽空的時候。英 特爾(Intel)股價於2000年3月攀上高𥧌,與1999年10月的低位相比累計大漲了123%。為甚麼我要帶出英特爾這個例子?原因有兩個,首 先,我的朋友說得對,在重新調整投資組合比重的時候,應該針對一眾累積了巨大升幅的大贏家。我認識一位基金經理,他就是在1999年底看到這點,因此開始 減持英特爾和其他納斯達克指數的成份股,結果在最初的時候,當然惹來很多客戶投訴,但最後證明他這樣做是對的。
另外,在股票價格高昂的日子,淡友們自然會把握時機去沽空股價嚴重偏高的股票,問題是當中會有風險,因為股價偏高得最嚴重的股票,通常會在上升周期最後階段「變本加厲」,殺淡友一個措手不及。
估值偏高+情緒高漲
究竟市場何時才算是昂貴?赫爾伯特(Mark Hulbert)最近提出,以現正處於歷史高位和估值甚高的美股為例,根據由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發明的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目前美股的席勒市盈率為24.4倍,未來10年的實質按年回報預計只會有0.9%。赫爾伯特提出的觀點是:目前美股顯得昂貴,而長線回報率恐怕會 令人失望。不過,正如我在先前的文章中所提到,股市有可能繼續向上,期間可以沒有大型的調整,但跟着或會突然暴跌,儼然1987年的大跌市。在1987年,美股市值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為70%,今日此比率已升至接近140%。
除了美股估值很高,一些反映市場情緒的數據亦發出警號。Lindsey董事總經理布克瓦(Peter Boockvar)表示,根據《投資者情報》的調查,股市好友比率由53.6%升至55.7%,反觀淡友比率卻由15.5%跌至14.4%的紀錄低位。
股票估值高、過度借貸和牛氣過盛等現象,不一定預示股市即將崩圍,尤其是目前全球「水源」充足的情況下。然而,按照沽貨紀律,若果股票估值顯得偏高,同時市場情緒又極之高漲,這就是開始減持美股的時候了。
麥嘉華
末日博士
本欄隔周一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