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圖論勢:升到幾時?去到咩位?
不用筆者多說,復活節假期完結後,港股的表現如脫韁的野馬「喪升」。事到如今,投資者所關注的問題,除了問買什麼股份外,相信便是今次的升浪可以升到幾時,以及可以去到咩位(以指數計)?
受惠「阿爺」一連串利好股市措施和言論的幫助,包括:對公募基金投資港股撤銷限制、放寛內險資金境外投資範圍,以及近日對內地投資者開戶數目撤限 等,刺激中港兩地股市大幅造好。以美元折算,國企指數和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已分別上升20.8%和17%,為表現最佳的環球主要股市指數中,排行第六和第七 位(上證綜指升26.3%,排行第四位;而排名首三位的股指,分別是委內瑞拉、阿根廷和俄羅斯)。
那麼,港股目前的升浪,究竟可以維持多久呢?
從技術走勢角度看,恒生指數成功向上突破運行多年的上升三角形鞏固形態,兼且有大成交配合,確認走勢已轉強,或意味是次的升浪不會那麼快完結【圖 1】。不過,如前所述,是次爆升的「催化劑」是中央利好股市政策,引發「水淹」港股所賜。故此,港股的升浪可以維持多久,很大程度上還要視乎「阿爺」相關 政策會否有所轉變。換言之,港股現時的走勢是典型「政策市」;與經濟或企業基本因素未必有太大的關係。
政策市下如何捉路
當然,除非你是內幕或消息靈通人士,政策市向來是無路可捉;不過,我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指標,捕捉是次升浪有否轉弱或臨近尾聲的蹤影。這包括以下數點。
一、「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顯而易見,「阿爺」這輪刺激政策,引導內地及海外龐大資金流入港股,令股市出現水漲船高。事實上,反映資金流入 流出香港的「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下稱「資金流指標」)已在3月中旬率先見底回升,於復活節假後首個交易日,更攀升至1.3177點的近3個月以 來高位,顯示熱錢有持續流入香港的跡象,並帶動期內股市造好【圖2】。
換言之,「升也熱錢、跌也熱錢」。在資金流入的情況出現逆轉,即「資金流指標」掉頭回落前,現時港股的升浪應未炒完。值得補充的是,目前「資金流指 標」的表現,與2007年市場熱炒「資金自由行」時相若,均是與股市同步出現大幅抽升的情況(反映資金顯著流入帶動股市上升)。當時,恒指於10月底見 頂,「資金流指標」也在隨後不久掉頭向下,確認股市升浪完結【圖2】。
二、「信報李克強指數」。顯而易見,中央不斷推出刺激股市的伎倆(或發出言論支持),某程度是冀透過股市上升產生財富效應,以及擴闊融資渠道,從而 帶動經濟回復較高增長(當然,也有分析認為,這與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及部署A股納入MSCI有一定關係)。換言之,若然內地經濟增長相對疲弱的狀況不變,中 央利好股市的政策相信亦不會明顯收緊。
集資數據看後市
目前「信報李克強指數」仍然反覆向下尋底,並且已顯著跌穿2009年的低位,顯示內地經濟相對疲弱的狀況未變(【圖3】;內地最新首季GDP只有7%增長,創2009年最低增速)。換上另一角度看,除非「信報李克強指數」確認見底抽升,目前也許仍是炒股市的「安全期」。
三、配股/批股集資金額佔比。如前所述,中央推出利好股市的政策,相信其一的目的是冀內地的國企和民企可以透過股市的渠道籌集資金(不再純依賴人行 放水)。再者,近日熱錢湧入,帶動港股出現近乎雞犬皆升局面;但升市背後,部分股份卻沒有實質盈利等基本因素配合。故此,不排除股市攀升至某偏高位置後, 將出現大規模的配股/批股集資活動。
正如以往的分析已指出,配股/批股等集資活動,往往與股市走勢有着密切的關係。簡而言之,每當批股/配股集資活動攀升至異常偏高位置時,意味大量市場資金被抽走,距離股市見頂日子將近。
目前集資的情況如何?儘管批股/配股集資金額佔比(即集資金額除以總股票數目,代表平均每間上市企業透過批股/配股所籌集的資金;25周累計)從 2013年底不足4000萬(港元.下同),輾轉回升至近期的約1億元,惟現水平與2007年或2010年底股市見頂時的1.5億至2億元仍有一段距離 【圖4】。故此,在這佔比回升至約1.5億元水平或以上臨價水平之前,目前升浪已完結相信仍是言之尚早。
簡而言之,從前述資金流、經濟和集資的指標角度看,目前大市的升勢似有餘未盡。在「資金流指標」掉頭回落、「信報李克強指數」扭轉現時的跌勢,或批 股/配股集資金額佔比進一步抽升至臨界水平之前,相信現時仍屬炒賣港股「安全期」(當然,期內超買回調或震倉的活動,仍會不時出現)。
那麼,恒指上望空間還有多少呢?
假設「阿爺」的「利股紓困」措施短期內維持不變,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兩項指標,估算目前的升浪仍有多少潛在空間。
信報恒指經周期調整市盈率(信報CAPE):從2011年至今信報CAPE的表現可見【註】,比率大部時間均在11至13倍左右區間上落。近日恒指 大幅飆升,並創金融海嘯以來的高位,相信短期內這比率將可向上突破這個運行多年的估值區間範圍,並且挑戰2010年和2011年約16.5倍的水平【圖 5】。一旦如此,意味恒指現水平還有約35%的上升空間,即這個升浪或可高見37300點水平。
樓價指數:以往樓價的走勢,與恒生指數有着密切關係,兩者大致呈亦步亦趨走勢。事實上,這密切關係在後金融海嘯初期,即2009年至2011年初仍 然存在。然而,也許受到特區政府/金管局調控樓市政策所影響,兩者自2011年下旬開始出現明顯脫鈎的情況。自2009年至今,樓價(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整體的升幅達1.5倍,而恒生指數同期則只有92%左右的升幅而已【圖6】。
換上另一角度看,倘若目前恒指(港股)「追落後」,並且追貼期內與樓價相若的表現,意味恒指在現水平將仍有約三成的上升空間,即恒指或可高見36000點左右的水平。而這上升空間或目標,與透過「信報CAPE」推算的水平相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